武汉高德红外股份有限公司:转型军民融合 巨资研发建“护城河”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发布日期:2021-09-16

5年的研发,让武汉高德红外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高德红外”)成为国内首批拥有探测器核心知识产权的军民融合企业。

“2010年,上市之初的高德红外拥有的红外核心技术竞争力还不够强,但如今,这种局面已经改变。”日前,高德红外董事长黄立透露,随着公司的核心器件量产,公司初步从单一红外热成像企业到以红外热成像技术为核心的综合光电系统产品研制生产企业,并获得多款军用重点型号高端装备类系统产品国内唯一供应商资格,而这被视为高德红外初步转型成功的开始。

5年前,国内的红外热成像行业的特点是:整机技术并不差,但国内自主研发的探测器尚属空白,“在整机领域,无论是工业设计、电路还是软件等方面都没有太高的门槛”,黄立回忆,但这一领域最核心的器件即探测器基本都从国外进口,探测器买价比整机还贵,国内企业出售的红外产品价格比进口产品价格还要高出30%-50%,竞争力并不强。

在这种局面下,国内排名靠前的军工企业也开始在探测器领域研发方面下功夫。黄立说,此时高德红外已开始调整公司发展战略,公司将各类公司的资源和资金均向研发领域倾斜,开始进行探测器的自主研发,并着手开拓军品业务,“公司民品事业部的同事一度认为,我们要放弃民品业务了,但事实并非如此”,黄立解释,公司的战略一直确立为民品必须干,且要大干,但在再度规模推进民品之前,公司必须先有自己的探测器。“而从历年年报来,在探测器正式量产之前,高德红外在这一领域投入的资金规模超过十亿元。”

研发投入加大的同时,公司还承受着盈利能力不佳的业绩压力。2011年到2015年间,公司归属净利润分别为-27.08%、-47.06%、10.24%、-8.78%和-3.23%。

“在过去的5年里,公司利润表现不太好。”黄立说,但尽管如此,公司股东名单中,各基金投资者名单的变化很小,因为大家都知道研发的路途是漫长的,公司在过去的5年里坚持这一战略逐步推进。

局面终于从2014年开始被打破。当年,高德红外自主研发的碲镉汞探测器通过了国家军品鉴定测试。2015年,公司对外发布II类超晶格红外探测器短波、中波和长波产品,并获得专家评审通过,成为国内首家推出这类产品的企业。而公司自主研发的非制冷红外焦平面探测器也已正式量产,并建成国内唯一一条完全受控的8英寸0.25微米非制冷红外探测器生产线,芯片成本大幅降低。而此时,国内其他同行中,尚无相关自主研发的产品面市。

至此,高德红外的红外探测器方面的原材料、芯片、制冷机到组件封装全部实现自主设计制造,公司产品链条齐全。

“这给公司形成了极深的护城河,在红外芯片方面,高德红外已掌握红外尖端核心技术,且技术属于国内领先、国际先进。”黄立表示,探测器的研发完成后,公司第一阶段的整体战略初步完成,下一步公司将加快推进红外热成像技术全系统国产化,同时在民品领域加快拓展。

晋级为军品领域的供应商后,高德红外在军品领域朝着军贸和军品两个领域同步推进。

民品市场也是公司下一步着力的重点。黄立介绍,探测器在民品领域也很广泛,在汽车领域,包括宝马、奥迪等高端车已在安装车载红外安全驾驶系统,未来应用范围会继续推广,而按照全国目前的汽车保有量为1000多万台来测算,若红外探测仪售价降为每台2000元,即便是只有1/20的安装量,其中的市场规模也可达到20亿元。此外,在安防、智能空调和测温等领域,红外探测器的应用已开始出现,特别是在测温领域,当前,在海关的红外检测应用方面,高德红外的市占率已达60%-70%,且公司的客户大部分集中在大型的口岸、机场等,产品主要应用在高端领域。黄立表示,这一领域的应用范围将会更广。